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大气污染物治理600亿潜在市场孕育装备制造新机遇

来源:中国冶金报 

    近段时间,大面积的持续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纷纷追问雾霾究竟从何而来。2月3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公布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华北地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下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强调:“控制灰霾须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钢铁工业作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监控领域之一,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的水平,将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提高装备要求
  虽然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钢铁行业在大气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积极应用先进装备技术对生产中排放的废气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部分钢企更是实现了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全社会携手控制雾霾、保护蓝天的环保道路上,钢铁行业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产生PM2.5的主要环节:一是铁前系统。该系统是钢铁工业中可能产生PM2.5(可入肺颗粒物)的重点工序,主要包括烧结脱硫、焦炉湿熄焦和高炉除尘、焦炉煤气放散等多方面,有的企业炼铁系统的大气排放物不达标,含有大量粉尘,其中就包括PM2.5。二是炼钢系统。某些转炉冶炼一次、二次除尘效率不高导致粉尘排放不达标,而部分转炉煤气放散不仅造成二次能源的浪费,而且放散的一氧化碳和粉尘还污染环境。三是物流系统。钢铁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物料二次运输,汽车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和带来的扬尘等都产生PM2.5。此外,钢铁企业露天存放的焦炭、精煤和铁精粉等散状大宗原燃物料,以及未绿化、硬化的室外场地等,也会产生一定的PM2.5。
  而我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节能环保发展约束指标,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下降8%外,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下降10%,并要求推进脱硫、脱硝、除尘、除汞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这不但加大了钢铁行业有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的难度,而且给环保技术装备和工艺设计、制造产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大气治理装备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在国际上,目前发达国家围绕大气污染物治理研发出许多新的技术装备。如日本在废气、余热余能利用减排和社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方面,研发出干熄焦余热回收发电技术、转底炉回收含锌粉尘技术、焦炉煤气提氮技术,以及以废塑料回收为炼焦原料的新一代超级焦炉、垃圾直接熔融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多年来,我国有关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工艺研发、设计和制造单位,针对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治理问题,不断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烟气脱硫方面,多种技术工艺都显示出生命力,有的烧结机烟气脱硫环节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氨法脱硫技术,项目无“三废”排放,不造成二次污染;有的用焦化废氨水作为脱硫剂,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有的研发出烧结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流程短、占地省、投资小、节水,装备采用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等。围绕绿色装备制造,有关企业研发出大型高炉鼓风机组、6万立方米~8万立方米空分机组,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H-TRT技术、BPRT同轴技术、共用型TRT技术、STRT和SHRT等余热余压回收技术装备,为钢铁领域的大气污染物治理、能量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干法熄焦技术装备工艺研发方面,我国也有了新的突破。新型蒸汽管回转干燥法煤调湿成套技术及装备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与湿法熄焦相比大大降低了废气排放量,在改善操作环境的同时还可有效利用干熄焦装置产生的过热蒸汽,有利于钢铁企业综合节能;调湿后炼焦能耗每吨可降低6千克标煤,减少热能消耗11%。
  我国在大气污染物治理方面的装备技术和工艺虽然取得了进展,但与目前钢铁工业及其他行业对该领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现在符合国内需要的烧结机烟气治理净化技术中的脱硝技术刚刚起步,发展缓慢;二口恶英减排技术正在研究中。我国冶金领域大气污染控制主流除尘设备主要有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三大类产品,其中电除尘占81.5%。根据新标准,电除尘要稳定达到30mg/m3的除尘效率,现有电除尘进行电袋复合式改造会成为一大趋势。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低、运营水平低的问题,而且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装备,缺少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和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低,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目前该行业缺少大型领军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专业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目前约有400余家,但多数为中小型企业且只能提供单一技术的节能改造服务,与国际化大公司所提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模式相比劣势明显。
  烟气脱硫脱硝成为重中之重
  据有关专家估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物治理潜在市场价值规模为590亿元~620亿元。仅在烟气脱硫方面,其存量机组和新增机组脱硫市场总价值约为400多亿元。我国脱硝市场也正开始起步。“十二五”期间,我国把NOx列入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中,脱硝成为下一个大气污染的重点治理领域。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市场机遇,针对钢铁工业的需要不断创新,围绕关键环节、主要工序、重点节点研发出更新、更好的技术装备,同时提供更系统、便捷的服务。
  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应放在烟气脱硫脱硝等节能减排工艺与装备技术,以及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高端制造装备技术的研发上。我国目前烧结烟气脱硫的技术工艺很多,如何提高稳定的运行效率是各种工艺装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同时,不断加强转炉煤气半干法精细电除尘技术装备的研制,根据专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推进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并深入开展转炉煤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优化研究、任务艰巨。烟气脱硝和脱二口恶英技术应用研究、电除尘器设备优化研究、工业窑炉含氟气体脱氟技术研究、碳减排和碳捕集技术研究也是下一阶段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重点。
  此外,国家应继续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例如排污权、产权的抵押,鼓励符合条件的环保公司上市,探索环保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多渠道设立环保产业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社会捐赠、国际援助投资等方式。“十二五”期间,我国成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通过税收、财政等多个措施发展我国循环经济,从资金层面支持解决我国环保产业原创性和基础性技术欠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技术和成套设备,缺少大跨度、学科交叉的系统性综合研究等问题。(大气污染物治理600亿潜在市场孕育装备制造新机遇)